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

快速搜索
今天是:
当前位置:首页 >> 行业新闻 >> 最新资讯
 今日最新导读

打造完备的循环型工业体系

发表时间:2010-02-02   文章来源:

    ○实现产业结构调整,不是简单地放弃现有产业,而是要上下延伸产业链条,改造提升传统产业

  ○发展完备的循环型工业体系,是要提高集约化程度,打造市场竞争力强、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园区和循环工业基地

  ○通过“废物变成原料”的产业链延伸,重点打造1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,最终构建起新型工业化最有效产业组织模式

  ——《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》解读之六

  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,我省工业结构性矛盾突出,传统产业、初级产品、高耗低值产品比重大,“两高一资”产业结构和点状式工业布局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。《甘肃省循环经济总体规划》明确提出,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总体要求,创新工业发展模式,实施以区域聚集为特征的新型工业布局,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工业经济体系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,改变点状式布局、孤岛型企业、飞地型城市的现状,成为加快我省工业发展的现实选择。

  当然,实现产业结构调整,不是简单地放弃现有产业,而是立足现有的经济结构,上下延伸产业链条,改造提升传统产业;发展完备的循环型工业体系,不是单纯地实施结构调整,而是要立足产业、园区和企业三个层面,加快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工程,提高集约化程度,打造市场竞争力强、带动作用明显的产业园区和循环工业基地。

  调整产业结构,提升市场竞争力

  长期以来,我省工业产业结构极不合理,突出表现在产业链条短,高新技术产业、精深加工产品、高附加值产品比重小。以铜、铝产品来说,目前我省铜、铝产量分别占全国的9.69%、7.27%,但铜、铝材的加工能力仅占全国的0.14%、0.83%,有色金属加工产品总量远远低于冶炼产品占全国总量的比重。

  在嘉峪关、金昌和白银三个资源型城市,轻重工业结构之比为29.2∶70.8,这种完全以重工业、采掘工业和农产品初级加工为主,附加值高的深加工产业发展不足的产业结构,严重制约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。这些城市普遍面临着矿竭城衰的严峻形势。

  正是基于极不平衡的产业结构,《总体规划》把调整产业结构,作为我省发展工业循环经济的主要途径,作为推动我省工业向生态工业体系演进的基础,放在突出重要的地位,明确提出依靠科技进步,淘汰落后产能,加大绿色深加工产品研制开发力度,大力发展深加工、精加工产品,延长产业发展链条,促进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,提高工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经济、生态效益。

  而在产业结构调整中,《总体规划》根据国家产业政策,明确提出将把关闭淘汰资源利用率低、污染严重的企业,加快淘汰落后产能,作为产业结构的重要手段。今后几年,包括酒钢集团、西固热电公司和永昌电厂等小火电机组将关停拆除。到2015年底,电力行业关停小火电机组装机110万千瓦以上;电石行业淘汰落后产能31万吨,铁合金行业淘汰落后产能14.36万吨,焦化行业淘汰产能46.6万吨。此外,钢铁行业也将成为淘汰落后产能的重点,金昌铁业集团淘汰30万吨钢铁生产线,酒钢公司100万吨钢铁生产一代炉役结束后,也将按期淘汰,淘汰落后产能23.2万吨。

  同时,今后我省将努力优化企业、产业和产品结构,加快发展科技含量高的产业,精心培育新能源、新材料、信息产业、生物制种和医药等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,大力推动产业科技型、高端化发展。

  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高端化发展,我省大量消耗资源的粗放式工业生产体系,有望向高附加值、高科技含量和资源充分利用为特点的现代循环型工业体系转变。
 完善产业链条,打造行业循环经济体

 

  我省工业生产体系严重依赖于矿产等资源开发。目前我省资源性产业发展方式粗放,产业链条短,资源利用率低,部分企业和地区面临的资源枯竭等问题相当突出。

  对此,《总体规划》明确提出,在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过程中,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完善产业链条上,通过“上游废物变成下游原料”的产业链延伸,重点打造1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,最终构建起新型工业化的最有效产业组织模式。

  在河西地区,依托酒钢集团等企业,打造冶金—资源综合利用—冶金化工—新材料产业链;依托金川集团和金化集团,打造有色与精细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;依托酒钢集团、中科宇能等企业,发展风电设备制造业;依托中核四○四厂等企业,发挥风能、太阳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优势,打造河西“陆上三峡”。

  在兰州、白银等地,依托兰州石化、银光集团等企业,打造石油化工—特色精细化工一体化产业链;依托白银公司、中铝兰州分公司、中铝连城分公司、甘肃稀土集团等企业,打造有色金属及废弃物采选冶—深加工—再生—再加工产业链;依托靖煤集团、窑街煤电、国电靖远发展公司等企业,打造煤电—建材—综合利用产业链。在陇东地区,依托长庆油田、庆阳石化等企业,打造石油炼制—石油化工—精细化工产业链;依托华能集团、华煤集团、庆阳煤田等企业,打造煤电化工循环经济产业链。

  在天水、定西等地,依托长开厂、213电器公司等企业打造电工电器—电子信息工业循环经济产业链;依托天水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等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,打造绿色食品、中藏药等产业链。

  按照《总体规划》设计,今后金川公司、酒钢公司和兰州石化等100户具有较强带动力的骨干企业,将立足16条循环经济产业链,加速向产业上下游渗透延伸,培育发展横向关联配套、纵向延伸拓展的产业网络,推动我省石化、有色、钢铁、非金属、装备制造和清洁能源等行业循环经济的发展,最终形成完备的行业循环经济体。

  以园区建设为龙头,打造五大循环工业基地

  我省地方工业“小而散”的现象比较突出,要改变点状式布局、孤岛型企业、飞地型城市的现状,就必须立足产业、园区和企业三个层面,加快实施产业集群培育工程,进一步壮大规模、提高集约化程度,形成新的竞争优势。《总体规划》明确提出,今后将以工业园区的生态化作为发展循环型工业的有效途径,充分发挥工业园区的产业集聚和工业生态效应,推动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。将优化调整全省各级各类工业园区,在发展国家级和省级工业园区的基础上,以配套互补、合作衔接为原则,突出特色产业和主导企业的发展,提升包括中科院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园在内的36个省级以上循环经济开发园区的产业素质和竞争力。

  推进发展循环性体系,离不开循环经济的基地建设。除了在企业层次和园区层次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之外,我省还将在更大范围内形成工业循环经济的聚集区。

  根据产业发展现状、资源禀赋以及生态环境状况等特点,《总体规划》设计布局了5大工业循环经济产业基地,其中包括兰白石油化工、冶金有色循环经济基地,平庆煤电化工、石油化工循环经济基地,金昌有色金属新材料循环经济基地,酒嘉清洁能源、冶金新材料循环经济基地和天水装备制造循环经济基地。这种产业聚集区的形成,可以避免工业项目建设遍地开花所带来的负面影响,使聚集区在实现经济发展的同时,实现资源、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废弃物的就地资源化。

  由骨干龙头企业带动循环经济园区,再由循环经济园区发展循环经济基地,我省工业将实现由点到面,再到一个完整体系立体式运行模式的演变,最终形成完备的循环性工业体系。

  相关资讯
  发表评论
 用户名:
    
友情链接 >
关于我们 | 会员服务 | 广告服务 | 网站建设 | 付款方式 | 联系方式 | 在线留言
地址:辽宁省丹东市兴隆街65号 电话:0415-2825729 传真:0415-2825729
版权所有(C) 2009 丹东华宇仪器有限公司网站建设:沈阳小坛子网络营销推广
rss
辽ICP备11019934号-3